在线留言|网站地图|新浪微博锯片铣刀|钨钢锯片铣刀|硬质合金锯片铣刀|锯片铣刀厂家——全数控自动化磨齿,延长使用寿命30%,国内找不到第二家

erweima

服务热线:13962478426

张家港市锐正精密工具有限公司

钨钢锯片铣刀
加工工件槽口无毛刺

当前位置首页 » 锐正新闻中心 » 新闻中心 » 行业动态 » 从阿里巴巴公司的发展来思考产品的设计和发展逻辑

从阿里巴巴公司的发展来思考产品的设计和发展逻辑

返回列表 来源:锐正 浏览:- 发布日期:2020-03-01 14:53:00【


从阿里巴巴公司的发展来思考产品的设计和发展逻辑

一个信息中介公司,如何成长为一个全国最大的公司之一,成长为一个市值全球前十的公司;一个两次创业失败,然后开中介公司起家的人,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?

这家公司就是阿里巴巴公司,最近看到一篇介绍阿里巴巴公司的文章,我对一个公司的产品规划、设计以及发展逻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,跟大家交流。

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奥秘,就是对产品的设计,那么他是如何设计产品的?他的产品转型升级、发展迭代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?

阿里巴巴最早是从B2B国际站做起的,其实本质上它就是一个信息中介公司,收的是平台服务费,当时他靠地推,靠阿里营销铁军,几百几千人的销售人员,快速的做大了规模,但是很快就遇到瓶颈了。因为像这样一个B2B信息中介公司,他的用户主要还是中小企业为主,一旦企业大了,到了一定规模以后,就不再需要这样的中介服务了。企业会自建网站,取代这样的中介服务。所以 B2B网站增长空间很有限,如果没有快速的转型和升级,如果没有新产品,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帝国了。

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还有其他一些B2B的平台,比如 made in China、中国的制造网等等,现在的处境很一般,甚至几乎听不到太多的声音了。阿里的B2B业务也是如此。到了2012年以后,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几乎就停滞了,增长大不如前。国内的1688,现在看来也是不温不火,表现平平。所以来讲,阿里巴巴最初的时候,它的产品是一个B2B的信息网站,如果说不做产品转型升级,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帝国。

当然我想先小结一下,阿里巴巴B2B业务产品,它能够做到可以升级新的产品的地步,当然也是非常成功的。这个产品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特点,第1个特点,目标客户群很大。第2个特点利润很高,一个账号29,800,对吧?大家都知道的。第3个特点,它这个产品的边际成本比较低,他是互联网产品。所以这就具备了条件,可以快速的铺开,通过人海战术,通过高激励、强有力的销售,获取了原始积累,这是阿里巴巴第一代产品。

阿里巴巴公司的第二代的产品,就是C2C的业务,叫淘宝。2003年,不知道阿里是不是也意识到 B2B业务成长的瓶颈,还是其他因素使然,反正他最早发现并挖掘了中国巨大的 C2C市场:零售市场,散户对散户的这么一个市场。他成立了淘宝网,当然2003年也是有一个历史渊源,非典时期,大家不好出门,网购发展的天然机会。

那么淘宝这么一个产品,现在看来肯定是非常伟大的产品。但是在当时看来,淘宝这个产品假如摆在你的面前,你会不会做呢?当时的现状是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的普及率才4.6%,记住,不是移动互联网,就是连电脑的互联网的普及率才4.6%。2003年我记得大部分的时候我是拨号上网的,而且要在好的公司里面才有机会上网,而且触网的用户之间有很多是在线上交流,然后跑到线下交易去了,根本就没有在淘宝的平台上交易。淘宝当时根本就看不到未来。这么一个项目,放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,我估计基本是不敢做下去的,觉得没啥机会,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好生意。为什么呢?1. 当时网络普及率那么的低;2,诚信问题,网站上的信用问题,网站上能买到真货吗?你付了钱给你发货吗?等等。 这样的理由可以吓退一大堆的人,否定掉这个项目。而且,还可能有人会说,西方有网上交易,那是因为西方人讲诚信,而且有很完善的信用体系,中国这个环境,根本搞不起来的。所以,我估计如果在当时这个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,我们自己的想法以及我们周围人对这个项目的评价,大致是如此。所以马云毕竟是马云,他在当时的场景下面,他非但没有退却,反而做了这么几个举动,把淘宝搞大了:第1个举动,这样的小企业市场,当时没人关心,没人敢做,他敢做了。第2个举动,对用户免服务费、免交易费、免拍卖费,承诺三年不收取任何费用,就是快速的扩大规模,于是他2003年在ebay等的夹击之下,能够生存了下来。

如果说,淘宝是阿里巴巴公司的第2个产品的话,在那个阶段,也还是不温不火,也没有看出有什么世界伟大公司的苗头,根本就看不到。直到之后延伸出来第3个产品,那就是支付宝了。

支付宝的起源背景,淘宝发展遇到了瓶颈,发展不起来。这个时候马云没有退却,反而通过学习国外的经验,创造出了支付宝这么一个产品。现在说的支付宝是个产品,当时可能谈不上一个产品,只能说是一个为了淘宝更好的交易,解决信用问题,担保交易这样一个功能。当然这个功能后来变成一个伟大的互联网产品,那是后话了。这个功能就刺激了淘宝的快速发展。从2003年的2270万,一下子很快速发展,到2004年达到了10个亿的交易规模,这就是一下子增长了40倍,后来是越来越增长。支付宝交担保交易的功能,推动了淘宝这一个产品能够起死回生,直到自身成为一个有5亿用户的伟大产品。

那么从淘宝这个产品来讲的话,我觉得可以学到以下几点,第1个,要能够有勇气能看得到前景,能够不受世俗偏见所约束。第2个,要一开始要敢于不收费,要拼命的扩大规模。第3个,找到业务发展的瓶颈和痛点。市场受限,所遇到的麻烦,也许正是产品创新的空间,或者说是机会,所以它开创了担保交易这么一个功能,后来发展为支付宝这个产品。

阿里的第三代产品,支付宝,是为了淘宝更好的发展和交易来创造出来的这么一个附加产品,但是一旦创造出来以后,随着淘宝的规模的放大,支付宝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,以至于到现在大家可以看到,已经延伸为一个蚂蚁金服这么一个庞大的独角兽。蚂蚁金服再往下延伸,其实已经庞大到我也不太会讲了。

再后来阿里巴巴的他很多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并购,已经宏大到我看不懂了。我们随随随便便可以讲出名字的,支付宝本身形成一个伟大的产品,再延伸出来很多的诸如余额宝、蚂蚁花呗、芝麻信用、小额贷款等等,甚至还延伸出来一个一个一系列的副产品,以至于一个副产品,后来竟然变成一间银行了,那就是阿里的网商银行。想想看,一个产品经过好几代迭代、引申出来的一个副产品,到最后还变成一个银行了。银行是什么概念,我们中国99.9999%的人都是仰而望之不得的,你能开银行吗?但是对于阿里巴巴来讲,他这是一个产品衍生出来的产品,再衍生出来的产品的……副产品。

这就是我对阿里巴巴公司产品发展脉络的这么一个理解,所以我的总结是:第1个,要勇于和善于开发新产品。第2个,要快速做大规模,有了体量,附加的业务就可以挖掘新的变现的机会。第3点,我们要从客户需求和业务痛点中,从现有的业务模式的需求和痛点中挖掘新的产品,和新的服务的机会。

最终我认为如果说你能够开拓出新的产品,就为自己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。如果没有研发出新的产品,到最后就在一个有限的市场空间里面自生自灭。最终我认为我们不要被老的产品所限,即便是说聚焦也好,在业务发展过程当中,做大规模,做大规模的时候,哪怕是利润低一点就低一点,规模大了,我们在从中发现很多的业务痛点和机会,然后我们再把它设计为产品,形成一个产品族,相互支撑,做成增强回路,相互支撑、相互补充、相互增强,这么一个格局。我想可以帮我们的企业做得更好。谢谢!